这间民巷很古拙,饶是如此破败,但江南水乡的灵韵还是很弥补这颓败的景象,夜已经深了,秋意萧索,透着一丝冷硬,贯入进后领的脖颈里,隐隐觉得有些割肤的冷冽。

        陈旧的木桌边,那一袭黑氅所笼罩的身影,还是很纤细阴柔,若非这僻静的幽处还存有一丝灯火缭缭的慰籍,不至于落寞如斯,想来那份不适在停步如此的凄迷之夜,为的是槐树下,一尝此刻的今生轮回。桌上的诸脍冷食,毕竟也回馈了夜的隧冷,唯有那一盏燃灯如豆的烟火,似烛影摇曳,硬生生的隔绝了这本氤氲涂缭昏昏沉沉来的世界,瓦檐稀疏,印迹斑驳,那一层厚厚的似被这深邃的晚间凝重披镀而上的墙围,压迫的让人心生疲累与倦怠。

        浓浓的夜幕似要垂下来一般,染着无尽的愁思与神秘,偏偏那一身黑衣大氅下的管真,眉黛很孤峭,尤其勾勒在那里的几笔轮廓不但张力十足,更映衬的这坠入昏暗而独享漆黑的地方,唯有那一身似咬弦弹吟来的线条尚待清晰。隔着木桌,那一抹淡恬的灯光,照的她很幽静,仿佛精灵一般梦洁如莹,她从黑衣里那么纯真又调皮的伸出手来,在盘碟上,纤纤不沾阳春水的那么一拈,拿起一角豆鼓,虽未剥开,但那般流萤若星辰的比拟,已经让人遐思无果,偏来映衬的豆鼓是豆鼓,但人却也不食人间烟火。

        “管家的少主也喜欢这么粗鄙的事物么,裘某却食之无味,奈何人世间无常无尽,可惜无酒!”木桌边坐着一个似云烟过客匆匆一忙来的人,槐树下僵硬伏卧在那里的身姿,不禁觉得很庆幸,如此月夜,撩拨的疑似灵魂摆渡的渡河人,忘川彼岸的弱水其华,那并是裘阎。他拿起一双几乎是隐在黑夜里的木筷,稍稍拨弄,并没了兴致一般,当即放下,原来他将木筷遮住,掩盖在衣袖下,此刻借题发挥,并以竹筷为机,自嘲的对着眼前桌边一扰他清幽的人,似是而非的懒懒说道。

        “裘先生果然是一位懂得雅量的人,小生如此唐突,还能如此气定神闲,既然各自没有嫌隙,那么这一角小豆,我是吃还是不吃!”管真故意将这充满玄机的话饶了回来,是想看看这位响誉江湖的“人罗阎王”是否像传说的那样,让人心生忌惮,她本不想俗气的直奔主题,而是弯弯绕绕,想借对方不耐蓄意提出,这是她从小养成的心性,久了并以此为习惯,而且屡试不爽。

        裘阎闻言抬起头来,一双蕴藏空洞却如古井不波的眼偏生夺目视来,顿时让人心慌慌的莫明一惊。

        管真感觉自己还是小觑了眼前这位狼狈却不是等闲之辈的人,尤其那一双瞧来瘆人的眼睛,目光剥离,似要将她一切的微妙小心思都通透、明白了一般,无所遁形的被暴露无遗,但她还是心有不甘,将手中的豆鼓轻悄悄的剥出,自顾自的在桌边相对的那张木凳上唯实舒心的坐了下来,然后故意粗鄙,大咧咧的抛出一粒鼓豆,不偏不倚的飞入其十分戏谑来的口里。

        这时本冷冷清清的地方,让她这一小伎俩,竟悄然萌生一股意兴阑珊的古怪默趣。

        裘阎怎不熟识这种小心机,但他无可奈何,这位管家少主似乎是深谙这种勾陈游戏,但他却也不耐烦,与其耗在这里,不如挑明话题来的干脆利落,当即会心一笑,冲淡那横梗在两人之间的添堵气氛,有所缓解的道:“管家少主,裘某已经一败涂地,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唯有一身徒劳无益的武学,还尚可堪用,不知你看中了我什么,能让你这么不辞辛劳,半夜寻来至此。”

        管真嚼了嚼口中的豆鼓,觉得有些酸涩,不像想象的那么甘甜,于是咧嘴一撇,似乎是埋怨裘阎为何点这样一碟不堪裹腹的小菜,见对方也不在刻意疏远,正色回道:“裘先生可知现在的括易一室,四面楚歌,料想他们能被真正的所覆灭么!”

        裘阎很是倦了,他是个十分随意的人,并不在那么拘束,而且那位管家的少主,也是颇为欣赏他的无拘放达,恨不能殷殷效仿。桌上的一片光阴,空虚的很浮浮沉沉,此刻已被蓄意填满,流年似箭,逝水年华,亘古的唯有此刻的橘黄苦涩,才能尝遍世间百味。于是内心一阵安定,不在强求的说道:“你们还是小觑了那位括易之主,云重不见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