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还未出门,正在堂屋中听采薇和青莎背百家姓。

        见到谢砚之急匆匆往外走,不多时李媛也出了灶房,便问:“媛娘姐,谢秀才这是有什么事吗?我见他眉心紧皱,面色似乎有些沉重。”

        因两个孩子还在,故而李媛也没明确说什么,只是隐晦道:“我与他说了天气的事!”

        王灿瞬间了然,紧接着问:“那,谢秀才这是出去做安排?”

        “嗯,带了几个烙饼,说是中午不回来吃饭,我估计他们有得商量。”

        李媛话说到这,又道:“灿娘,我突然想起,出门还得有路引,我需要先回李家坳那找里长申请。等他们核查无误后,再递交到县衙这边来进行公验。”

        王灿上辈子灾荒没来之前,一直在水云村待着,从未出过远门。

        等灾荒来临后,大家都往外逃。属于灾民,流民,且人数众多,根本就没有路引一说。

        她都忘了这事,要不是听李媛提起,她根本就想不起来。

        此时只见她一脸恍然道:“媛娘姐,这路引,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你这回去申请,然后衙门又要公验,岂不是得一直耽搁?那这样,还来得及吗?”

        李媛知道她是怕衙门走流程耽搁,到时候在下雪之前赶不回来。

        “李家坳那一片的里长,就是我们李氏的族长李庆华。我找他申请比较简单,不用查。之后到衙门,就让谢哥找人帮忙通融一下,应该不用那么久。至于路引什么样,我倒是清楚。”

        李媛说到这,仔细回想拉一下便道:“幼时我爹未中秀才之前,我见过。路引申请的时候,上头有注明姓名,是男是女,然后年龄,籍贯和住址。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有没有人同行,对方年龄多大,叫什么。另外有没有带什么的东西。比如自己赶车去的话,是牛还是马,是公还是母,什么毛色。最最重要的,还有描写人的体貌特征。比如说是男的,就身高几尺,有无胡须,什么脸型,好比方脸,圆脸这样。然后脸上有无印记,肤色如何,是胖是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