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翻了翻白眼儿,知道他爸心里在想什么,也知道他的想法儿肯定会落空。上辈子党主任来的早,他爸妈也是打着抓紧时间给姜凤英买工作的主意,所以在党主任直接点了名的情况下,主动说了家里要商量一下人选,先别定名字。

        那其实是个缓兵之计,买到工作就留下,买不到就下乡。但是姜凤英可能就是从爹妈的态度中窥见了一个全新的出路吧,所以才会打上了他的主意。

        他上辈子真傻。姜凤英那么假惺惺的话,他愣是没听出来。他爸妈也很傻,跟他一样没听出来。

        这么短的时间,买到工作是不可能的。机械厂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的,而且待遇这么好,哪有人会卖啊!要是有人肯卖,当初他不就求着他爹给他买一份了吗?大不了他领了工资把买工作的钱还上。但关键就是没人卖啊!

        他跑断腿儿找到的工作也不过是在青口镇木材厂当木工学徒,出师以后能当个木匠,靠手艺吃饭。

        姜三心里腹诽不断。

        而且,我是在救你啊老姜。虽说你是老姜,但你是真不辣啊。上辈子我死了还能说是倒霉,遇到天灾了;我妈死了也能说是自己承受能力太差,被气死了;你可是被姜凤英直接祸害死的,一点不打折扣。

        你说说你,一把年纪了,咋就看不出来自己的小闺女是个什么人呢?你们自以为乖巧听话的小女儿,那就是条毒蛇啊!

        把姜凤英留在家里,咱们全家都要玩儿完!还会牵连很多无辜的人!

        虽说他也觉得把姜凤英送去祸害农民兄弟有点不厚道,但是他又觉得,勤劳朴实的农民兄弟说不定专门克姜凤英这款一肚子坏水的呢。

        就好像秀才遇到兵,还是一力降十会?姜三也想不起来合适的比方。但是相比她留在城里可能会造成的危害,下乡明显会小一些。

        想到这儿,姜三不顾老姜的阻挠,继续开怼:“我们家符合下乡条件的就是姜凤英,您来了不直接点名,还说让我们家出一个人,我们出谁啊?我爸妈、我大哥二哥、我姐和我,我们全都不符合条件,只有老幺符合,您直接点名不就完了吗?您刚才那种说法,是想鼓动什么?还是想挑拨什么?是想让谁替她下乡吗?告诉您!不可能!我们全家都是遵纪守法、响应领导号召的积极分子,绝不可能在国家政策面前弄虚作假!”

        党主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