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京西矿区,秋意正浓。

        连绵起伏的大山被秋天染了色,红的黄的绿的,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要说看秋景,还得是北方。只有北方的大山,才能看到这种因为季节而带来的色彩上的层次感。让人能由衷的感慨一句:啊!秋天来了!

        不像南方,哪怕是冬天,入目的也是统一的绿色。

        阵阵秋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片片黄叶随风飘落,给人带来无限的萧索之感。再加上山里的气温比较低,这种萧索的感觉还会更强烈一点。

        在这片大山里,冬天是最漫长的。其他季节都很短暂。秋天这样的美景,很快就会消失了。

        群山之间的山谷中,有一座占地很大的工厂,在近3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分布着一排排的红砖房,有楼房,也有平房,看上去非常壮观。

        这里,就是燕山机械厂的厂区,也是小三线建设的一部分。

        说是厂区,但是规模堪比一个大型乡镇。机械厂职工有3000多人,再加上生活在这里的职工家属,加起来有上万人。

        为了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工厂建了很多配套设施,除了厂房、职工宿舍,还有电影院、医院、学校、托儿所、供销社、邮局、银行等配套设施,职工不出生活区就能满足生活用品方面的一切需求。

        人口规模堪比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经相当于一个比较富有的县城了。

        这就是国营大厂的底蕴!

        长宁这一世的身份,就是大厂子弟,名叫陈筱竹,生于1953年,现在已经16岁了。她的父亲陈海峰和母亲丁小红,是在工厂筹备阶段就被抽调过来的元老级员工,不光薪资颇为可观,还分到了一个独立小院。一家四口住都很宽敞,更别说她哥陈柏已经自立门户了,平时不住这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