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劳动阶级弱势的地方在於这个族群最没有「权力」,没有权力的人就不会有「财富」,没有「财富」的人就没有「力量」,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就是「力量」。

        这就是为什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算是民主国家,也很明显的是资本家的意见才有会听,人民的权益与利益明显的被放在资本家的利益之後。所以更不用说之前的智利现在的中国是什麽惨况。

        在人生这个赛场中,劳动阶级到底被迫遵守了多少「禁止事项」?又多少次被迫上演「大卫对战哥利亚」不公平竞技?我在这里做个大面向的剖析:

        1.教育制度不公平:台湾教育的目标是什麽?我敢说就算是问教育部长,你要他三秒内回答他一定连官宣都答不出来。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你要先确定目标才有办法思考做哪些事情才能把目标完成,你总不会说我的目标是过英检,结果跑去念德文吧!如果你的目标是学习第二外语,那麽学德文就没有问题。台湾的教育目标很不明确,导致实行面上非常的混乱,到今天都是如此。所以家长跟学生们开始回归基本面——学历。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进名校拿学历,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而「假教改之名」行「开拓市场之实」的资本代理人们不断在入学手法上玩出新花样,导致教育成本有如坐火箭一般高速喷S,对於台湾绝大多数双薪家庭而言,就算薪水够用他的时间与JiNg力也不足以陪同孩子去面对那些奇奇怪怪的加分项目!b如志工!更何况薪水还不够!这就变成了家长要有钱有闲还要有门路才有办法经得起这番折腾。

        因此家庭的阶级在那个位置就越来越重要。学历高收入好的父母亲在这个极为复杂的教育模式中通常b学历低收入低的家长更了解制度,了解制度的人就可以利用制度,再加上富裕家庭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军备竞赛。我就问了,你真的相信一个穷人家的小孩有办法弄出一份漂亮的履历吗?有办法在面试官当前神态自若侃侃而谈吗?很多东西学校没教没训练所以要自己来。

        今天两个毕业生准备去大学面试,分数都一样,可是其中一个自传的页数寥寥可数,另外一个自传是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教授面试的时候,一个支支吾吾的在那边啊、嗯、殴;另外一个可以神态自若的回答教授的问题。

        你觉得这两人那个录取机会高?

        世界上每一件事的差距其实都很微小,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变成一道无法跨越的鸿G0u。就算最後两个都能进入同一家大学,最後的差距可能还是会变得越来越大。

        不管是台湾还是美国,政客与名流都整天在宣称「教育改变命运」可以达到「阶级向上流动」的目的,以教育为主导的阶级流动说是新自由主义者唯一一个可以拿出来说服败犬们接受资本压迫与剥削的理论,他们告诉败犬们「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食r0U者,所以好好遵守规则想尽办法往上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