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听完自己这番话后,欲言又止的李延平,杨震笑了笑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央做调整,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的东北局以及东北军区,除了少数外调人员之外,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抗联出身的人,这样时间长了,极易形成山头主义。”

        “当初为了保证东北形势的稳定与发展,央选择了暂时维持现状,但是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太长时间的,只要东北大局稳定住了,肯定是要在人事上进行一定调整的,我只希望央派來的人,是一个办实事的人,可千万别给我派來一个肃反专家來,那可就是要我老命了。”

        “而且你作为东北军区代政委兼东北野战军政委,李主任与你又是嫡亲的兄弟,都在东北工作,这有些不适合,调走你们间的一个人,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我沒有想到,会來的这么快。”

        “不过如果在李主任和你之前选择一个人调走,我宁愿调走的是李主任,而不是你这个政委,老伙计,不是我这个人自私,是我实在离不开你,部队也一样是实在离不开你这个政委,除了你,我不觉的会有别的合适的人來接替你。”

        “这样,你替我给李主任带一个话,就说军区会全力支持他们的这个决定,而且我希望在他走之前,能将新的东北大学组建完成,不过我感觉这个新东北大学,在规模上还应该更大一些。”

        “组建师范进修学院,提高目前根据地内各级教师的水平,这一点我沒有意见,但是在其他的方面,除了师范进修学院之外,只组建、理两个学院,我认为有些将专业的设置过窄了,格局也显得有些小了。”

        “我希望在这座新的,由我们自己组建的第一所综合型大学里面不仅要有理两个学院,还要有外国语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尽可能多的专业,能为我们在更多的方面,培养一些急需的人才,我们现在可不仅仅需要的数理化人才,其他方面的人才都是多多益善。”

        “我们早晚要走出去的,要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我们眼下在地理上的确是有些封闭,但是我们的思想不能固步自封,外语人才对于我们來说还是急需的,而目前根据地内除了俄语与日语、朝鲜语三个语种之外,其他的语言类人才奇缺。”

        “翻译一项英的说明书,还得到处找翻译,甚至连你我的秘书,都被拉过去应急这不行,我们不仅仅需要俄语和日语的翻译人员,还需要大量的英、德、法、西班牙、葡萄牙,乃至阿拉伯的人才。”

        “其实根据地内,并不缺乏外语教学人才,在哈尔滨有那么多的白俄和犹太人,都精通多门外语,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要知道在苏联十月革命之后跑出來的这些白俄,可都是贵族出身,都受过多种高等教育,很多人甚至都会运用多种外语,这些人不用就是浪费了。”

        “眼下在哈尔滨的这些人,侯爵当跑堂的,伯爵当小偷,小姐当舞女,如果我们给他们一份正常的职业,并正常支付薪金,我想很多人很会愿意为我们效力的,因为沒有人想长年累月的过那种生活。”

        “而一方面我们急需类似的人才,另外一方面军区的各级教育部门,又因为一些保密上的原因不能使用这些人,固然有让这些人接触到一些资料,不利于保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担任教师的工作,为我们培养出一些外语人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