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央将华北部队主力集中北上作战,其主要的思路就是全力配合抗联在西满的行动,打通关内外的直接陆路联系,为抗联在北满的发展,提供他们急需的人力资源保障和部分矿产资源。

        同时抗联在关内部队急需的装备与物资上进行反哺,利用其目前已经建成的工业基础,以及手中掌握的大量缴获的武器弹药和装备,解决目前十八集团军,甚至新四军普遍存在的缺枪少弹、缺医少药,几乎什么都缺的困境。

        也就是说在未來中央的规划之中,目前正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北满,将会是主要的装备生产基地,承担着未來全军武器、弹药的生产和供应,同时关内将会利用其本身的人口基数优势,为北满提供生产工人和兵员,在关内外,形成一个互补的态势。

        而且对于抗联來说,松花江干流下游两岸,那里不仅仅有抗联正在抓紧时间建设的工业基地,还是目前北满根据地内的主要粮食产地,一场滔天的洪水下來,恐怕大部分的农田都要绝收,损失甚至还会超过工业,沒有了粮食,部队饿也垮掉了,大自然对农业的摧毁力,甚至还远在工业之上。

        如果北满抗联主要粮食,依靠关内供给,按照关内各个根据地眼下敌我双方拉锯,日伪军扫荡频繁,大部分的产粮区已经大部分落入敌手,各部队自身供应粮食都极为困难的形势,向北满提供包括普通百姓在内,几百万人口所需粮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关内各个根据地倾家荡产,筹集并提供部分粮食,但缺乏现代化运输手段,这些粮食在日军的层层围堵之下,也很难运到北满,单单就这上千公里路上的消耗,就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一旦北满的工业基地与粮食基地,被日军制造的人为洪水摧毁,那么眼下已经付出不小代价的作战,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即便打通了交通线,失去了工业基地的抗联,也很难在支援关内战场,甚至抗联在今后的生存,也变得极为困难,无粮不聚兵,沒有了粮食部队还如何作战。

        也正是因为一旦让日军得手,后果将会是极为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抗联生存根本,形势如此的严峻难怪眼前这位年轻的战将,会如此的心急如焚,甚至明知道此举会给自己刚刚成立不久的航空兵遭受重大的损失,也不惜冒险让自己的部下出击,就是打的将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的想法。

        因为事态的发展,一旦真正的展开始终在存在着极大变数的,战场上,谁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将事态的变化都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将潘多拉匣子消灭在尚未打开的萌芽状态,才是最佳的选择,这一点作为军事大家的他,还是很明白的。

        但眼下的情况却是,抗联的航空兵暂时还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派出去,只能是白白的牺牲,有了问題不怕,只要努力去解决,总归还是能找到解决问題的办法的,但是不顾现实的盲动,只能让自己白白遭受更大的损失。

        想到这里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帅,将手中的电报交给身边政委,心中又快速的分析了一下情况之后,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道:“此事,我建议还是按照你们航空兵指挥员提出的建议处理为好,尽管这种被动我也不喜欢,但这就是我们必须得面对现实。”

        “航空兵是一个技术兵种,那些飞行员的培养要花费大量的心血,飞机可以在短时间之内造出來,你也可以想办法从美国人手中弄,从目前日美之间越來越紧张的国际形势來看,一旦日美之间真正的爆发战争,为了牵制住日本人,美国人应该不会太吝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