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前关东军与抗联对峙的各个地区日军的部署來看,各个师团在配置上相辅相成,互为犄角之势,虽然各个师团沒有采取对抗坦克集群攻势最佳防御措施的大纵深的防御态势,但是其整体防御态势还是环环相扣的,而且整体防御的纵深,也达到了几十公里。

        现在日军的一线防御,被攻击部队轻易的撕开,但后续作战,恐怕会打的很艰苦,日军对战场的适应能力,杨震还是清楚的,杨震现在最担心的是,眼下坦克集群突击速度过快,后续的步兵能否跟上,尤其是在面临日军几乎可以说是百分之百会进行的反击之下,突破口能不能保住。

        前沿阵地在这么短的时间被突破,日军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势必要发起全力的反击,就算不能将突破部队反击回去,恐怕也要想方设法的切断担任主攻的装甲集群与后续步兵的联系。

        一旦打头阵的坦克集群与后续大队步兵脱节,那么等待孤军突入的装甲部队的后果是什么,杨震也是大致能够猜的出來的,尤其是在面对日军这种从上到下,充斥着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疯狂的军队來说,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如果不能稳定住突破口,一旦之前打开的缺口被重新封闭上,面临着什么样的后果,杨震很清楚。

        看着地图上的日军大致部署态势,杨震摇了摇头对着身边的郭邴勋道:“老郭,这临门一脚算是踢开了,不过这只是开始,接下來的战斗才真正恐怕是硬骨头,一线阵地被突破,日军势必要全线反击,想尽一切办法,封闭住被我们打开的突破口。”

        “现在看,一线各个攻击部队在第一阶段进展顺利,但各部总体上的配合,勉强可以说是差强人意,装甲集群攻击速度快,如果后续部队不能及时跟进,一旦突破口被日军重新封闭,那么等待燃油耗干的装甲集群,将会是灭顶之灾。”

        “而且各部的进展程度,相对來说也是参差不齐,陈翰章那里因为选择出击点的问題,进展顺利,但是其他几个方向,却是在突破日军前沿阵地后,后续攻势受到了日军拼命的阻击,自下午以來,杜开山与王效明的攻势,已经开始逐渐放缓。”

        “而陈翰章那里虽然已经将二十八师团整体的防御打乱,但在他们左翼除了二十八师团一部之外,还有日军刚刚调防的五十一师团,既要将五十一师团的注意力吸引过來,为明日下午王光宇所部的行动创造战机,而他们自身也要注意日军东西两线的夹击。”

        说到这里,杨震道:“前郭一线是日军在西线重点防御地区,其东部的扶余更是新京西侧的门户,从扶余至新京百余公里的距离,几乎无险可守,前郭一旦丢失,日军势必会全力反击,让陈翰章一定要做好应对日军反击的准备,我想日军一旦反击,其规模恐怕是空前的。”

        “与中线的杜开山与王效明相比,他们那里的担子是最重的,后续作战将要面临的形势也是最危险的,既要完成自身的突破,割裂扶余、乾安日军之间的联系,并配合王光宇所部对五十一师团进行合围,为王光宇所部南下创造最佳的战机,又要担负牵制整个日军二十八师团,不能东援的任务。”

        “他们那里的压力,恐怕也是最重的,前郭北部的地形又相当的复杂,湖泊、沼泽众多,松花江与第二松花江,以及其北部的湖泊、沼泽,将整个战场分成了三大块,我们又缺乏有效可以快速渡河的舟桥器材,单靠有限的浮桥渡河能力有限,使得战线显得异常的凌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