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认为除了增加地面火力强度之外。??从目前看。在战机性能无法相比的情况之下。空战中唯一能勉强与零式一战的方面。就只能从战术手段上着手。依托现有的装备。在战术上想办法。去抗衡这种日军的新式战斗机。

        但在不知道这种日军新式飞机的确切性能的前提之下。杨震也无法布置战术。盟军为了对付这种高机动性的战斗机。采取的打了就跑的战术。杨震知道。但究竟该怎么采用。杨震却是不明白。

        而且杨震也不愿意过多的参与航空兵的指挥和战术安排。除了明白外行领导内行的危害之外。他更知道一支部队的成长与发展。是需要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自己总是当一只老母鸡。是带不出一群雄鹰的。航空兵应该自己通过对敌机性能和战术的了解。去逐步摸索战术的安排。

        尽管他明知道。这会让自己初出茅庐的航空兵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但杨震知道这个代价是必须付的。这个世界上沒有一支部队不会打败仗。同样打败仗也并不可怕。但要从鲜血之中吸取代价。总结教训。才能让自己尽快的成熟起來。

        而且杨震另外一个方面。他也很赞同后來被誉为苏维埃空战之父的波克雷什金的话。空战的取胜根本是人对于空战战术的运用。一种新式飞机。也许会在一时逞威风。但是绝对不会肯定是一场战争所有空战的最终胜利者。战场上的决胜因素。更多的还是在人。

        不想过多干涉航空兵战术的杨震。最终还是放弃了对航空兵的过多插手指挥。虽然警告了航空兵指挥员。日军一种高空性能优秀。格斗性能突出的战斗机即将投入战场。但对于空战战术的安排。杨震却并未插手。

        思索良久。[7~8]杨震拿起李延平给自己的军工部的汇报。犹豫了一下还是在熊大缜的报告上批了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军区认为只要你们努力。依靠军工部现有的生产能力。在已经有了既定图纸以及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完全可能完成军区交给的任务。”“

        “军工部能不能按照军区要求。拿出军区急需的新式高射炮。关系到我们今后能不能保卫自己军工基地的关键问題。更是关系到我们今后能不能建设自己的军工产业。希望军工部各位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力争在年底完成总部交予的任务。”

        批完了熊大缜的报告。杨震站起身來拿起电话正准备要通军区常委中。分管军工部的后勤部长张镇华的时候。抬起头时却不经意的看到正在陪着他工作。此时小手撑在下巴上。正呆呆的看着自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的袁芷若后。想了想却又放下來了。杨震看了看手腕上表显示的时间。才发现现在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见到人家一个女孩子一直在陪着自己。杨震有些不好意思的放下手中的电话。对袁芷若道:“小袁。这么晚了。你去休息吧。今后我在夜间工作的时候。九点后你就可以休息了。不用陪着我熬。我习惯了这种生活。你是女孩子总熬夜不好。”

        被杨震这番话弄的回过神的袁芷若。摇了摇头道:“一号。我是您的秘书。您要连续工作不休息我怎么能去休息。为首长服务。是上级交待我的职责和任务。作为一名军人。我要服从上级的安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