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光宇的苦口婆心的劝阻,杨震的态却很坚决。欢迎来到《网》对于他来说,能不能拿下这个仓库直接关系到现坐吃山空的部队能否生存下去。兵多了,力量是壮大了,但每天近万人人吃马嚼,不说别的,单单所需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数字。至于其他所需的军火、物资,就多了。

        虽然打了不少胜仗,补充了不少的装备,但数量却远远赶不上暴户式展的部队。部队现足足有近万人,不算轻重机枪、各种小口径火炮,仅仅步枪一项就缺口三千多支。

        手榴弹平均每个人摊不上一个。按照这个比例,也就是说部队现还有三分之一还是刺手空拳。不要说正规的装备,便是连贫弱的**队白刃战的传统大刀片子都没有一个。

        至于弹药是奇缺,只能保证老兵和骨干使用。兵每天训练,只能分配五子弹。弹药储备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线以下。早就没有了早先老黑顶子秘营训练时候的大手大脚了。

        何况眼下天气虽还有些寒气,但已经逐渐开始转暖。部队换装所需上万件单军装尚无着落,大家总不能大热天的穿着棉衣行军作战。到时候别说作战了,就是热也会将战士热坏了。部队现是壮大了,但一切物资的需求也是以前远远无法相比的。

        杨震现才真正的理解,为何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抗联那些老前辈宁愿冒着因为通讯手段单一,相互联络不便,部队有被敌军各个击破的危险,也要将部队分散开活动。这么多人聚集一起,单单填饱这些人的肚子每天就是一个头疼的事情。这里是地广人稀的北满,不是人口稠密的关内。

        杨震之所以眼下这个严峻形势之下,出动出击到下江,除了想要改变下江地区抗战局势日益恶化的计划之外,本就有按照自己记忆的一些情况,寻找那里的日军军火库打打秋风的想法。

        下江地区,是日军准备未来对苏作战的大本营,那里有日军不少的秘密军火库。通过洗劫日军军火库,以便为自己展、壮大获得必要的物资上的支持是目前一个相对不错的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也算是取之于敌,用之于敌吗。现遇到了这个机会,他那里又会放弃?

        对于王光宇的劝解,杨震摇了摇头道:“你的想法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也了解。但形势不饶人哪。我们现装备缺乏量很大,粮食等补给已经降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这种情况再维持下去,不用日军进攻,就是饿也把我们饿垮了。”

        杨震指了指自己画的那张手绘地图:“那里地形险要,周围不是天然形成的,便是人工改造的陡坡。地形的限制,我们只能从正面攻击。日军工事又修的极为刁钻,大部队上去根本就施展不开。若是强行攻击,那只是送上门去被鬼子屠杀。咱们又缺乏直瞄火炮,要想摧毁这些工事,只能用人去堆。”

        “不用说别的,仅仅日军部署谷口的那两挺可以形成交叉射击的重机枪,就可以将我们一半人杀伤冲锋的路上。别提,鬼子其周围还布置了二十米宽的雷区。我们不能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去堆积胜利。为了减少伤亡,好的办法使用小部队秘密渗透、突袭的方式起攻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