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叶超的担心,杨震皱了皱眉头道:“咱们部队里面有没有自幼在这片山区长大的人,最好是当过猎户,熟悉野兽习性的人,下点套子想办法弄一点野物吗这里山连着山,植被又茂盛,野生动物应该不会太少。打上两头野猪,再加上干粮我想应该够我们补充体力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一切暴露的机会。即便在这里,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谁也保证这里没有敌军的小规模的搜索部队谁能保证这里的山民不贪图赏金,向敌人告密”

        “你是作战科的副科长,应该知道,三战区除了正规军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保安部队。这些人战斗力虽然不强,但都是地头蛇,又是专门用来控制地方的,我们更应该多加小心一些。不管怎么样,小心总是没有大错的。”

        对于杨震的坚持,叶超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按照他的部署去安排了。这赤坑山上的野猪数量是不少,但开枪打倒是容易暴露行踪。单纯的下套子,又那里那么容易去搞到足够近千人吃的野猪

        这里也算的上老区了,群众基础还是不错的。派个人下山买上一点粮食,也不见得会暴露。就算买不到太多,至少也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如果实在担心部队的行踪暴露,购买完粮食之后,部队可以立即转移吗。政委,这实在有些过于小心了。

        对于叶超摇头的原因,杨震心里面很是心知肚明。在皖南近两年后勤稳定,虽不能说衣食无忧,但好赖不用在饿肚子,不用像几年前打游击时候每天都在为一顿饭而去战斗的生活,让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变的简单。

        自新四军组建后,国民政府和三战区,虽说在多方面克扣,也发生过数次欠饷。而且数量相对于一个军来说也少的可怜,只有中央军一个师七成的军饷。但对于这些在深山老林过惯了衣食无着的军人来说,毕竟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不用在为了一口吃的去拼命。

        有了稳定的经费来源,有了至少在表面看来还算稳定的补给,让部队中很是有一部分忘记了他们曾经有过的最基本生存本能。虽然现在是冬季,但这皖南的山区却要比零下三十多度,到处都是雪的东北好过的多。

        这里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也不像是后世那样被贪心的人几乎一扫而光。野猪、各种食草动物有的是。下几个套子,弄几头野猪,足够大家就着干粮吃上一顿的了。运气好的话,在弄上两头鹿,那就是更是美味了。

        更别提,这满山的竹林里面还有一种后世尽管已经大面积人工养殖,但却因为营养丰富以及特别的味道,却依旧被炒成天价的特殊美味。虽然是冬季,但是只要有竹林,找到这些家伙的藏身之处,却是并不困难。

        在这富饶不下于东北的皖南山区,想要弄到满足千把人一顿吃的肉食,虽说有点难处,但并不是办不到。至少在这一片山区,山区农业的最大害兽,野猪的数量可是相当的多。但这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却是整整打了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他们给忘记了。

        这一带部队有群众基础这不假,但是他们却是想的有些片面了。只考虑到群众基础,却没有考虑到粮食的流通量会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力。这里地处皖南山区腹地,人口数量并不多。而且因为地形限制,本身就不是粮食的产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