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笑着说:“现在我知道了,这就是徐立凡设计的新战术。”

        “怎么讲?”李松一时还没搞懂。

        “徐立凡预计到魏弘的香蕉球可能会被伊朗队防住,因此已经想好了变招,那就是将球罚到小禁区内某个预定位置,然后由某位队员将球顶进。”

        “这有什么的?好多角球不都是这么打进的吗?”李松有点疑惑。

        “一般的角球,己方队员并不知道会罚到哪里,只能在小禁区内四下寻找机会,这时候即便头球顶到了,也难免有些仓促,力度、角度都不会太完美,很容易顶偏。但是魏弘的情况不同,他可以将球罚到指定位置,几乎没有多少偏差,因此在训练时,徐立凡可以预先安排队员,在指定位置演练头球攻门,达到娴熟的程度,比赛时只需正常发挥出来即可。”

        老爸分析得头头是道,李松佩服不已,感觉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说,前一次角球,他还怕是魏弘罚球不到位,那么这一次,同样的球路、同样的队员,连头球冲顶的动作都基本相同,无不证明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战术。

        但为什么徐立凡要选定8号这样的后卫队员,来完成最后一击呢?这通常应该是前锋的事啊。

        老爸表示:这是因为8号的个子较高,头球有优势。当然个子高也导致他转身慢,防守上容易出现漏洞,精力稍微不集中的话,就有可能丢球。不过个子高应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徐立凡肯定让多名队员参与过演练,可能8号的表现最为稳定,这才让他在关键时刻挑大梁。

        李松不由得笑道:“老爸,你简直就像是现场观摩过国奥队训练似的,说得好有道理。”

        现在场上的比分是2:2平,双方似乎都不甘心平局收场,继续展开对攻。

        时间到了第88分钟,国奥队再次获得角球机会,伊朗队如临大敌,几乎所有人都回来参与防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