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对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李旭辉和徐文丽都在杭州,不存在两地分居的问题,元旦那天两人见了一面,李旭辉觉得很满意,然而徐文丽却表示要再看看。

        只有第三对的情况很好,欧阳凯元旦这天去了重庆,跟谭璐聊得不错,还见了谭璐的女儿,两人都表示会继续交往下去。

        面对这样的结果,陈岩有些灰心:这3对是按照婚恋答题最严格的匹配规则挑选出来的,然而在实际碰面后,情况却不太好。要是跟普通的网恋一样大部分都“见光死”,那他搞这套婚恋答题就意义不大了。

        李松安慰道:“你这个体系刚刚投入实用,出点问题也很正常,要是一开始就百发百中,那才是怪事,毕竟你也说过,人类情感领域是很复杂的。”

        “可是3对只有1对的情况不错,而且还是中老年人,这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我觉得,不管这3对最后能不能走到一起,咱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分析一下他们的具体情况,找出其中的一些内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你的婚恋答题到底有没有作用。”

        陈岩觉得有道理:“那你看第一对是怎么回事?本来我最看好这一对,这位郑老哥跟何玉玲没见面时聊得很好,见了面后却说不能接受两地分居,他一开始就知道何玉玲是在苏州工作,为什么那时候不回绝?”

        李松觉得可以理解:“这位郑老哥已经32岁了,有机会当然不想错过,至于两地分居的问题,也许他刚开始并没有在意,后来亲自去了一趟苏州后,才发现这样会带来很大的困扰,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

        陈岩“哼”了一声:“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两地分居的夫妻其实并不少,不也照样过日子?如果两个人感情好,这都不叫事。”

        李松承认这话有理,这时他想起一件事:参加婚恋答题的人都提供了身份证复印件,但并没有对外开放,只有他和陈岩才能通过后台查阅。也就是说,这3对在见面之前,只知道姓名、联系方式、职业等信息,却不知道对方长啥样。

        李松从后台看了下,郑宇成头顶有点微秃,很多程序猿30多岁后都有这种情况,这是由于长期用脑过度的缘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