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子多大啦?做啥工作?”李松随口问道。

        “20刚出头,在广东的乙级俱乐部‘衡达’队踢球。”

        “足球运动员啊?那应该收入还可以吧?”

        老魏摇摇头:“他又不是什么球星,况且又是在乙级队,能拿多少钱?也就刚够生活而已。”

        “将来说不定有发展前途呢?”李松安慰道。

        “不好说,不过这孩子天赋还是有的。”老魏回忆起儿子魏弘的一些往事:“他从小就不爱学习,上课时老打盹,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可一到了球场上,他就两眼放光,变得生龙活虎,很多人看过他踢球,都说很有天赋。”

        “那你就尊重他的意愿嘛。”

        “可是我和他妈都不希望他走踢球这条路,还是正儿八经地读书为好,为这事家里没少吵架。后来他初中毕业那年,被‘衡达’队看中,就再也不想考高中了,嚷嚷着非要去衡达不可,我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儿子去广东后,他妈一直为这事怄气,还责怪我不该让步,就这样过了两年,她生了重病,结果……”

        “唉,怎么会这样!”李松叹了口气:又是望子成龙的父母和有自己想法的子女之间的矛盾,这种事可谓屡见不鲜,只不过在老魏这里悲剧色彩更浓一些。

        “小兄弟,你觉得我放儿子去衡达,做得到底对不对呢?”

        老魏抛过来的这个问题有点棘手,李松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想,还是按照自己真正的想法回答吧,反正魏弘的事已经过去几年了,自己不论说什么,都不会有不良影响了。

        “老哥,我给你讲个笑话吧。话说有三个人去见上帝,韩国人问:韩国队什么时候能夺得世界杯冠军?上帝说:50年后吧;韩国人哭了:我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倭国人问:倭国队什么时候夺冠?上帝说:至少100年后了。倭国人也哭了:这么说,我下辈子都不一定能看到;最后是一位华夏人提问:华夏队什么时候夺冠?这时上帝哭了:我怕是看不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