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乾,刘向杰两个人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了为华夏人民培养了许多优秀文艺工作者的鲁迅艺术文学学院。

        苏乾看着不远处一栋天主教教堂,刘向杰介绍说这栋建筑是由西班牙传教士易兴化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开始兴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竣工。

        苏乾远远看去整栋建筑结构完整而且还有一种对称的美学效果,建筑上的彩窗,显得严肃中又带些俏皮,连苏乾这个美学细胞不太行的人都感觉很舒适。

        刚刚进入校园,苏乾就看见一旁的墙上朱红色的几个大字‘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经过刘向杰介绍才知道这是由大长老题的校训。

        没过多久,迎面便走过来一个人,苏乾看着来人觉得分外眼熟,想来可能是在历史书上看见过的人,作为建国后文艺界领军人物的培养地,苏乾感觉还好。

        那人上前亲切的和刘向杰交谈一番,苏乾再知道来人是刘向杰专门找的带苏乾游览鲁迅艺术文学学院的。

        接着打完招呼的二人转过身来,刘向杰拉着那人的手,对着苏乾说:“苏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时鲁迅艺术文学学院音乐系音乐系主任,去年刚刚入党的冼星海老师。”

        这个名字瞬间让苏乾在心里‘我屮艸芔茻’了起来,连脸上的表情也控制不住了,赶忙双手握住冼星海的手说着久仰久仰。

        苏乾虽然之前已经想过来人一定很有名,但是没想到刘向杰上来就给自己一记王炸,作为从小在黄河边生长起来的人,《黄河大合唱》可是刻在苏乾DNA里面难以忘记的。

        “冼星海老师久仰久仰,您的《黄河大合唱》让我这个在国外长大的人都震撼心灵!”

        此时已经三十五岁的冼星海可能是经常面对这种粉丝,也是颇为淡定的感谢苏乾的喜欢。

        此时的苏乾依然谨记自己国外归来的人设,和冼星海一起攀谈了起来。

        苏乾一口流利的法语瞬间就吸引了冼星海的注意力,只可惜苏乾在艺术这方面储备不够深,只能草草聊几句其他方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