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温差电池一般把若干个温差电偶串联起来,把其中一头暴露于热源,另一个接点固定在一个特定温度环境中,这样产生的电动势等于各个电偶之和,再根据测量的电动势换算成温度或强度。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它来测量冶炼及热处理炉的高温。

        把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接成闭合电路时,如果把它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不同的两个环境中,则电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

        这一现象称为Seebeck,塞贝克效应,这样的电路叫做温差电偶,这种情况下产生电流的电动势叫做温差电动势。

        例如,铁与铜的冷接头为1℃,热接头处为100℃,则有5.2mV的温差电动势产生。

        用半导体制成的温差电池赛贝克效应较强,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也较高,因此,可将多个这样的电池组成温差电堆,但只能作为小功率电源。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热电转换材料N型和P型半导体的一端结合并将其置于高温状态,另一端开路并给以低温。

        由于高温端的热激发作用较强,空穴和电子浓度也比低温端高,在这种载流子浓度梯度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在低温开路端形成电势差;如果将许多对P型和N型热电转换材料连接起来组成模块,就可得到足够高的电压,形成一个温差发电机。

        但由于不同的金属材料所具有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当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接触时,在接触面上就会发生电子扩散。

        电子的扩散速率与两导体的电子密度有关并和接触区的温度成正比。

        设导体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为NA和NB,且有NANB,电子扩散的结果使导体A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导体B则因获得电子而带负电,在接触面形成电场。

        这个电场阻碍了电子继续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在接触区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差,即接触电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