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外观,还是生活习性,方舟里的这些恐龙都与已经灭绝了几十上百万年的真货没什么区别。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地道的‘原版货’。

        区别只是制作技术的高低,实际上,与斯塔克弄出来的那些克隆体恐龙一样,生活在方舟里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恐龙也都是人造的,是以自然进化出来的恐龙为底版,经过了基因编译改造后的人工产物。

        人造的,可自然进化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哪怕再怎么巧夺天空,在某些细节上,还是会留下一些破绽。

        比如恐龙们的体表颜色。

        如果是在自然条件下,白化个体的出现频率,最多也就万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但在方舟里,不说十里挑一,你如果抓上一百头霸王龙,至少也能攒出五六条体色偏白或者干脆就是纯白色的。另外,还能看到体表带着红色、绿色、橘色、黄色等色块的个体。

        爬行类生物身上,确实更容易出现相对艳丽一些的色块。蝾螈、蜥蜴、变色龙、毒蛇等物种之中,都能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个例。

        可说到底,那都是一些小家伙。

        在大体型的爬行动物身上,可不是经常会出现过于鲜艳的体表色块。比如各个品种的鳄鱼、亚马逊丛林里的巨蟒,生活在某些小岛上的科莫多巨蜥,以及大型的陆龟、鳄龟等等,无一例外,它们基本上都是黑索索,或者灰褐色的。

        为什么小体型的爬行动物身上会有鲜艳的色块,而大体型的身上却没有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