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副导演?”

        张建忠等人互相对视了几眼,都有几分心动,但同时都有几分迟疑。

        心动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好奇郭大路的拍摄手法,这家伙一连拍摄了这么多部有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可谓是品质好,产量高,张建忠等人都十分好奇郭大路到底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拍摄出质量如此好的作品的。

        如果能与郭大路合作一次,一部影片拍摄下来,估计怎么也能学会点东西来,到了他们这一步,想要更进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如果跟随郭大路当副导演能有收获的话,那真是比什么都要强。

        迟疑则是因为他们这几个家伙如今都是名声响亮的大导演,最为在意名声,现在要是给一个晚辈做副导演,打下手,这说出去不好听,也不好看。

        虽然演艺圈里的人,普遍不要脸,但是到了大导演这个地位的人,毕竟对于脸面还是会要的,只有实力不够的人,才不在乎脸面。

        实力到了,昔日的脸面便会再度捡起来。

        张建忠之前跟郭大路合作过奥运会开幕式,他并没有在郭大路身上学过什么东西,郭大路的套路天马行空,透着一股子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味道,这种导演能力,根本就学不来,似乎是郭大路与生俱来的天赋,远不是后天所能学会的。

        不过那次奥运开幕式的节目,全都是郭大路的创意,因此张建忠才跟不上,但是电影不同,电影有剧本,已经事先就有了非常清晰的框架与画面,导演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故事巧妙的给讲述出来,如何把情绪渲染到位,如何精炼台词,以及音乐如何与镜头的搭配,这都是一个导演应该做的。

        同样一个故事,两个人来讲,因为能力问题,因此效果就截然不同,谁能把这个故事讲述的最有冲击力,最有画面感,最能打动人,那他就是最好的一个说书人,也是一个最好的导演。

        张建忠在读完《红高粱》之后,脑子里呈现出很多书中的画面,到时候只要能把这些脑中的画面在现实中拼接出来,那就是一部他自己的电影。

        可在他脑子里的画面中,故事中的人物,永远绕不开的就是郭大路。

        他在看完《红高粱》后就自动的把书里面于占鳌这个角色代入到了郭大路身上,他相信任何导演再读了这本书后,也会把于占鳌与郭大路之间联系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