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平是松江一所二流大学毕业,没有名校的光环,但从二十三岁到三十二岁的九年期间,工作履历都很过硬,在那个年代只要是大学生就值钱,他不缺机会,实打实的一步一个台阶,从短暂的一线岗位,短暂的小管理岗,很快就晋升到中层管理几十人团队。

        被新世纪开始的名校生挤压生存空间,他的前进脚步停下了,又被排挤打压,关键是他看到了那个公司发展的局限,看不到更好的前途,顺势辞职给自己留了一个体面,之后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有施展空间的新岗位,不成型的企业更好,他的野心是元老,用自己的能力得到重用。

        魏涛这里不是他的首选,是他在接连遭遇到冷遇、打击、挫折之后,意识到自己过于理想化的心思是需要反思的,偶然间看到魏涛发布的招聘广告,在两三个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工作时,他决定过来试一试。

        年轻有冲劲有想法,最主要是有背景,方方面面的背景。

        雷平开始看好魏涛,他也是吸取了教训,没有上来就一副我能力超强肯定给你带来更大收益的姿态,而是低姿态的稳扎稳打,将整个松江剧场的运转体系建立起来,陪着老板一起,让这一个被外人看起来要赔钱的项目,做到了稳步发展,具有了足够的商业价值。

        他很佩服魏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是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的开拓思维。

        女子公寓和网吧电影院的联动。

        网吧做成了全城最热。

        电影院不求赚钱只为吸纳更多的客户做人气,一定程度带动消费。

        精准抓住组装机市场,预判并付诸于行动,一举揽下一楼二楼所有的装机业务,不是独家技术别人模仿不来,是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个专业的装机流水线,买机器的时候就会问商家,是不是在那装机。

        整个松江剧场内的各个生意之间都有联动,都有互相扶持,各类活动层出不穷,颇有一种你若是我某个生意的客户,早晚也会成为我其它生意的客户。

        雷平之前一直当魏涛是背景通天,现在不那么想了,他觉得自己能在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一次燕京之行,他也看出来了,并不是老板对自己信任爆棚了,是老板有着一个成功老板必备的基本素质——懂得抓全面而放弃具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