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火箭筒还曾多次参加实战: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末期的1989年初,苏联就将数千具“什米尔”温压火箭筒紧急送抵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支援当时被“圣战者”包围的***拉政府军。

        结果就是这批“什米尔”温压火箭筒投入战场后就改变了贾拉拉巴德的整个战场形势,“圣战者”的攻击被很快粉碎。

        人的血肉意志在战争中都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显然在那次战斗中温压弹大规模使用造成的局面超出了那些“圣战者”们的承受极限!

        而且据张楠所知,在过几年的两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与叛军都使用了大量的“什米尔”,“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最残酷的城市巷战”不是瞎吹,其中要部分就是被炸出来的,大量使用的各种云爆弹在两次战争中也算是功不可没!

        ……

        9月3日晚八点,张楠在机场跑道边目送第一批8架c130运输机腾空而起:在之前三小时,三架c141运输机已经从西非的冈比亚基地起飞,远在津巴布韦的乌姆塔利矿区机场那也有三架c141投入作战。

        公司大型军用运输机数量不足,好在博茨瓦纳中北部地区全都是茨瓦部族的地盘,在北部靠近纳米比亚狭长边境的小城沙卡韦,公司的在南部非洲几乎所有的“双水獭”运输机都在那的小型机场聚集。

        一共6架,拆掉了所有的固定座位,每架可以满载20名伞兵沙卡韦与绍里木之间的距离不到1000公里、距卢卡帕也不到1100公里,后续如果需要运载步兵,每架“双水獭”直接能投送全副武装的25人。

        两个目标区天气晴好,卢卡帕机场跑道能够满足c130的起降要求!

        这是冒险前去探查的承包商通过卫星电话发回的情报,同时还给出了卢卡帕军营和机场守卫力量的大体情况报告:他们在昨晚进入过连道铁丝网都没有的机场,实地判断土质跑道还行观察全跑道情况是不可能的,但就在5小时前,他们从远处看到一架老式的c119运输机降落在卢卡帕机场,貌似还有白人下了飞机!

        最早抵达卢卡帕的是六架“双水獭”,它们并没有强袭机场,而是分成两部分在小城郊外超低空空降,然后向绍里木方向飞:等它们抵达绍里木机场时,那里应该早已经被公司的突击力量抢占。

        就算还在交战之中也没问题,“双水獭”优异的短距起降性能能让它们在简易公路上起降,甚至平一点的草原上都能凑合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