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说了一大堆,没想着关兴权问的压根不是这个。

        “我说,怎么判断这是景德镇的。”

        张楠一愣,“这个…先判定年代,万历的错不了。这批瓷碗青料不晕散、无铁锈斑、青花发色蓝中闪灰、灰暗浅淡,明显是浙料参杂了太多的赣省石子青的颜色;釉面白中泛青、釉质稀薄,标准的万历晚期景德镇的产品…”

        说起这青料,张楠那是一套套的。这明朝青花瓷的发展很复杂,大体可分为几个时期:承上启下的洪武瓷、巅峰之作的永宣瓷、黑暗期的空白瓷、精巧秀美的成化瓷、回光返照的嘉万瓷。

        万历青花瓷是其中的高产户,中间还有过官民争夺瓷土资源的大乱,前期还使用西域进口的回青。后来没钱买进口青料,给逼着不断开发国产资源,到了万历中晚期,这景德镇青花很有它的特点。

        “…万历48年,快半个世纪了都,青料乱,釉层薄,判断不是特别难。”

        张楠说完,关老大呲了下嘴,道:“那漳州窑呢”

        他问的是两者区别,有了万历景德镇青花的特点,总得和漳州的货色比一比吧。

        张楠一听,对着边上看热闹的泽口靖子道:“靖子,拿个出水的汤勺来。”

        这边一交代完,又道:“要是我没记错,这漳州窑明代早期才开始有,应该就是为外销才创烧的,一开始的一两百年,漳州窑的釉面基本上都是米黄色冰裂纹,和景德镇很好区分。

        其它的我知道的也不多,这普通玩青花的人,基本上一般也就是玩玩景德镇的窑口,不少人连漳州有青花都不知道,外销的多嘛。”

        外销多,内销少,玩得人也就相对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